汇杰锂能
目前所在位置: 汇杰首页 > 正极排行 >

2018年正负极材料排行榜

简介:汇杰锂能提供2018年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排行榜,首先提供2018年正极材料排行榜的5家公司,在进行提供2018年负极材料排行榜的5家公司。

阅读:157次 投稿人:babsan 发布时间:2018-09-19 16:48:18

转眼2018年进入尾声,锂电池市场也变化神秘莫测,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更是改变了着我们的生活,正负极材料的变化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2017年大热的三元材料到2018年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竞争可是相当的激烈,钛酸锂正极材料的也走进了慢慢离开的脚步,那么2018年的正负极材料排行榜是如何呢?

锂电池正极材料与锂电池负极材料

下面是我们经过多方公司的考证进行的锂电池正极前五名排行。

第一名:杉杉锂能

杉杉锂能是一家全能型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杉杉能源”证券代码835930),杉杉锂能公司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规模2018年为6.3万吨,2017年总产能为5.8万吨。

杉杉锂能是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位于长沙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44666.67万元。

杉杉能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杉杉杉杉能源(宁夏)有限公司,现有员工800人,拥有容量为6.3万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产量 2017年将达到5.8万吨,2020年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额15亿元,是杉杉能源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规模,是全球最快的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

像这么一家庞大的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全系列的产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一整套流程,而且其客户更是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等知名厂家。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预计在2018年将达到13万吨。

第二名:北大先行

北大先行,江苏贝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原介绍,北大先行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目前,北大先行已在中国建立了6个生产基地。2017年,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上游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公司抓住机遇成立江苏北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溧阳,重点建设锂电池隔膜生产项目。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建设12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和20条隔膜涂层生产线,主要采用日本隔膜生产技术,生产高功率储能聚合物复合隔膜材料和锂电池用于电动汽车。该项目将于2019年3月建成投产,生产后将形成12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年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72亿元。预计北大先行正极材料的年生产能力将可以达到2万吨。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这可以奠定北大先行的能排名第二的主要原因,不仅仅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上都有布局,其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等,每年将会花费8%用于产品的更新以及研发,是不择不扣的大家风范。

第三名:厦门钨业

8月16日,福建三明钨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开始试运行10000吨锂离子负极材料,厦门钨业的总投资3.4亿元。项目投产后,公司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

根据数据,三明钨业新成立于2012年6月,注册资金1.45亿元。它是厦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股份制企业(简称厦门钨业),三明钨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厦门钨业的全资子公司。编制稀土分离深加工项目。

三明钨业年产10000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于2016年9月启动,工厂建设于2017年8月开始,计划于2018年4月进行民用帽及设备安装,调试,2018年9月完成投资建设电池阴极材料生产线1台,烧结炉14台,进口铁机12台及相关设备。总体来说厦门钨业2018年的正极材料的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7万吨。

按照这个节奏,厦门钨业的年产能力一年比一年增长,所以讲厦门钨业排名第三比较合理,而且虽然不是主打的锂电池材料行业,但是在锂电池正极负极布局比较深远。

第四名:容百控股

说到容百控股,第一梵音就是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他其实就是容百的一个子公司,主要客户也大有来头,如三星的SDI,韩国的LG,以及国内的宁德时代。

作为中国最大的正极材料制造商,宁波金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宁波金和)正面临新一轮的机遇。 需要指出的是,宁波黄金和锂电从投资控制,是一家专业从事并购和整合投资控股公司,通过创新投资+行业商业模式,进行企业兼并和收购 重组改善,通过企业吸收之间的合并,使资源更优化配置,创造价值。

宁波金和电子营销总监赵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预计到2021年全球对三元材料的需求量将达到50万吨。其中宁波金和容百控股预计想占领市场份额的30%,将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锂电池材料大厂,目前正极材料的产能为1万吨。

第五名:当升科技

当升科技于1999年开始开发锂钴酸材料,并于2002年成功批量生产,正式进入正极材料市场。 目前,技术水平是正极工业的第一梯队,第一个海外出口是在消费,电力和储能正极材料领域实现的。 2015年,当CST率先开发出使用NCM622的电源并分批销售给国内外客户,并于2017成功实现了NCM811的批量生产时,先发优势显而易见。

2018年高镍材料需求量估计为1.5至20000吨,当时科技811生产能力为4000吨,开创了CATL,力神,bick,部分高端客户认证正在进行中,在第三 季度将是622/811时科技加速交付的新起点,高镍生产能力将奠定未来三年升高增长的科技基础,目前产量可达16000吨 ,但多年建设新的8万吨产能是高镍,到2020年总计10万吨/年产能规划,高镍和加速量巨大的能力,当l高镍三元材料建立起来 科学技术的主导作用。

在整个行业中是比较出色的正极和负极研发与生产一体化的高科技公司,目前2018年正极材料的产能为1.3万吨

锂电池正极材料排行榜

锂电池负极前五名排行

第一名:贝瑞特

“贝瑞特成立于2000年,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2002年在中国宝安集团投资开始就一直发挥很好。深圳市贝瑞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雪琴介绍,2003年,贝瑞特实现负面材料的大量销售并进入海外市场。 2006年,贝瑞特在中国取得了负面材料市场份第一的名号。

根据yano的经济统计,2011年,贝瑞特负面材料的出货市场份额跃升至世界第一,产量占据26.8%。 2014年,在全球负材料市场份额统计中,贝瑞特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1.8%。日本日立化学公司以17.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2018年高镍材料需求量估计为1.5至2万吨,当时正极材料811生产能力为4000吨,开创了CATL,力神,比克电池,部分高端客户认证正在进行中,在第三季度将是622/811时科技加速交付的新起点,高镍生产能力将奠定未来三年升高增长的科技基础,目前产量可达16000吨,但多年建设新的8万吨产能是高镍,到2020年总计10万吨/年产能规划,高镍和加速量巨大的能力,所以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贝瑞特的产能是排第一无可厚非。

第二名:杉杉锂能

上面讲过,杉杉锂能的负极材料在2018年的生产能力为6.3万吨,整体来看,杉杉锂能是正负极以及锂电池其他材料一条龙生产中最全的公司,而且在锂电池中整体规模最大的公司,最主要是布局比较长远,而且产品布局比较多元化,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名:江西紫宸

江西紫宸动力电池的客户正在增加,但比例并不大。 三星,LG,byd,广宇等高端市场份额也已进入市场,但中端市场份额并不大,主要受以往产能紧张的限制; 当乘用车市场今年上涨,紫宸公司将拥有更好的高性能石墨市场,国内和国际客户都将增加采购。 全球主要客户的基本覆盖范围,更好地进口其他产品。

根据有关研究总结,紫宸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约为10,000吨(每天8小时,包括瓶颈工艺数据)。 2018年工厂C的试生产和工厂D / E / F的建设正在建设中。 在2018年末,其生产投产后,预计产能将增加到3万吨; 2年内将生产2万吨负极材料用于生产。 2年内总产量可达5万吨。在负极材料中是一匹黑马。

第四名:东莞凯金

根据帝贝新三板研究所的数据,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月至8月科金能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8,829,800元,38,675,200元和7,332,520,000元。 净利润分别为182万元,354.44万元和898.65万元。其产能已经达到8000吨

第五名:东莞凯金

据我们所知,深圳斯诺在2005年就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深加工碳负极材料改性石墨,开创了国内人造石墨深加工的先河。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深圳雪花逐渐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设立分公司,建立了占地2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并建立了自动化生产线。

深圳雪在中国排名第四:2015年实际产值2.3亿元,2016年产值超过4亿元,同比增长近74%。 随着下游客户产能的不断扩大和公司新产能的逐步释放,深圳雪的产能,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此之前,已经蛰伏了15年的深圳雪景逐渐出现。

锂电池负极排行榜
上一篇:2017年三元正极材料产量排行榜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点我交流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分享

分享

投诉建议

投诉留言

投诉建议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