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说正极材料产量,就要说正极材料的2015年的产量,如下表格:
2015年正极材料 | 产量(万吨) |
钴酸锂 | 3.32 |
锰酸锂 | 0.7 |
磷酸铁锂 | 3.58 |
三元材料 | 3.05 |
总计 | 10.65 |
首先说正极材料产量,就要说正极材料的2016年的产量,如下表格:
2016年正极材料 | 产量(万吨) | 增长 |
钴酸锂 | 3.49 | 5.12% |
锰酸锂 | 1.8 | 157.14% |
磷酸铁锂 | 5.7 | 59.22% |
三元材料 | 5.43 | 78.03% |
总计 | 16.42 | 54.18% |
首先说正极材料产量,就要说正极材料的2017年的产量,如下表格:
2017年正极材料 | 产量(万吨) | 增长 |
钴酸锂 | 4.5 | 28.94% |
锰酸锂 | 2.1 | 16.67% |
磷酸铁锂 | 5.8 | 1.75% |
三元材料 | 8.6 | 58.38% |
总计 | 21 | 27.89% |
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极材料在2015年为10.65万吨,到了2016年就增加到了16.42万吨,到了2017年就已经增加到了21万吨,按照这种速度,在2018年预计可以达到24万吨的节奏。但实际上增长会更高。不过也可以从数据上看出,正极材料有放缓之势。
其次锰酸锂增长放缓,开始2015年锰酸锂产量在0.7万吨,到了2016年产量就增加到2.1万吨,是这几年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增长达到157%,再到2017年,随着三元材料的增长,锰酸锂增长放缓。仅仅增长16.67,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未来锰酸锂将在近几年不会成为产品趋势。
再次三元材料从2015年3.05万吨,到2016年,增长达到78。03%,到2017年达到58.38%,是目前常见的正极材料的唯一两年内都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长的产品,也是未最具象征性的产品之一,由于三元材料在高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三元材料在2018年必定为成为后起之秀。

1: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电子产品的集中地,生产电子产品占据世界生产的50%,一半的市场份额,这个份额也迫使我们使用更多的在新的技术,新的能源,新的材料进行突破,尤其是正极材料方面的突破,这个也是为什么正极材料在未来几年之内有一些重要的投资原因之一。
2:汽车的需求增长,尤其是乘用车的增长势头,以中国,英国,德国都有要求,减少原油车辆的生产,要求新能源车辆加紧布局,这个也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动力锂电池的增长打了强有力的一针,让以中国为首的汽车行业迅猛增长。
3:高端3C市场的增长,小型的动力型产品需求旺盛,如剃须刀,手机,平板,笔记本等3C产品需求强烈,也是拉动正极材料增长不可或缺的因数之一。
4:正极材料品质的提高也是正极材料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正极材料的品质提高,尤其在安全方面的品质得到了提升,国外出口的锂电池品质也上升一个等级,最后一连串的反应就是正极材料越来越收出口欢迎。尤其是以国外钴酸锂的减产,中国三元材料的增加,正好可以弥补缺失。

预计在2018年正极材料还会进一步的增长,增长力度将在19%左右,将达到25万吨,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减缓。但是三元正极材料却还是可以保证在50%的增长速度上。
主要原因还是国家的政策扶持要求,首先,国家对新能源单体能量密度需要在2020年达到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需要达到260Wh/kg,在2025年单体能量密度需要达到400Wh/kg,系统能量密度需要达到350W/kg。
另外正极材料中三元正极材料NCM622,NCM811,NCA等趋于成熟,这些高镍产品,能量密度会随着高镍而随之增加。所以未来是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会比较有优势。
最后在成本上,顾名思义,三元材料主要的矿产如锰盐,钴盐,镍盐等价格一直上涨显著,尤其是以钴盐为例,基本需要在国外进口,而且钴盐目前在国外大多掌握在少数财团手中,价格也被炒高,从16万/吨一直涨价到60万元/吨,这个涨幅也是很少有能就接受的。